輝達 (NVDA.US)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(8 日) 接受《CNBC》節目《Squawk Box》訪問時表示,隨著人工智慧 (AI) 模型從單純回答問題發展到更複雜的推理,今年特別是過去六個月,運算需求「大幅增加」。截稿前,該公司早盤股價上漲 2.24%,每股暫報 189.19 美元,帶動那斯達克指數走高。
黃仁勳指出,AI 推理模型使用的運算能力呈現指數級成長,需求也同樣呈現指數級上升,「因為它們的成果實在太好,人人都想用。」他強調目前出現「兩個指數」同時推升,既是運算資源的消耗,也包括市場需求的爆炸性成長。
他並提到,對公司最新一代 Blackwell 圖形處理器 (GPU) 的需求「非常非常高」,形容 AI 產業正處於新一輪建設周期的開端,「我們正站在新工業革命的起點」。
輝達上月宣布,將投資 1,000 億美元支援 OpenAI 龐大的資料中心建設計畫。OpenAI 規劃以輝達晶片打造 10GW 的資料中心,規模相當於美國 800 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,或等同紐約市 2024 年夏季的基準尖峰電力需求。
不過,如此大規模的 AI 計畫也引發外界質疑,主要圍繞能否獲取足夠能源以支撐雄心。黃仁勳坦言,美國目前在 AI 競賽上僅「稍稍領先」中國,原因是北京在建設 AI 所需的能源基礎設施上速度更快。他直言:「中國在能源方面遠遠領先。」
黃仁勳呼籲,AI 產業必須建立脫離電網的新發電方式,以便快速滿足需求,同時避免抬升民生用電價格。他建議資料中心應該具備自有電力,先從天然氣發電開始,未來可能再導入核能。
他強調:「我們應該在一切可能的發電方式上投資。資料中心若能自建電力,速度會比接入電網快很多,而這是我們必須做的事。」
(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; OTC市場股票除外,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。)新聞來源 (不包括新聞圖片): 鉅亨網